時間:2020-09-28 14:06:15 來源:賽立信媒介研究 作者:
【新零售經濟網訊】 疫情突然爆發,線下實體經濟遭到重創,直播電商迎來春天,實體消費轉為線上消費,各行各業紛紛加入直播間賣貨,形成目前“萬人皆可播、萬物皆可播”現象。
電臺主持人直播帶貨也獲得了廣泛關注,在受訪人群中,知道且會觀看電臺主持人直播帶貨者的比例占 58.6%節目直播宣傳、活動宣傳、電臺/頻率/主持人微博/微信中看到是居民獲取電臺主持直播帶貨的主要信息來源;從數據來看,電臺關于直播帶貨活動宣傳力度有待加強,除了常規節目直播宣傳、活動宣傳以及官方賬號宣傳外,也要努力抓住直播平臺的用戶流量,加大力度在各直播平臺宣傳。
有需要的產品推薦以及商品折扣力度大是影響大家觀看電臺主持人直播帶貨的重要因素,其次能以新的互動方式參與節目、能看到喜歡的電臺主持人以及能近距離了解電臺主持人直播風采是吸引大家觀看電臺主持人直播帶貨不可或缺的拉力。電臺主持本身帶有官方身份,自帶“端莊、嚴肅、專業”代名詞,突然出現在直播間里以接地氣方式與聽眾互動,加之公眾對電臺主持人信任度較高,因此當在推薦一些性價比高的商品時,聽眾就不會像看電視購物推銷一樣,產生心理抗拒。
直播平臺多元化,平臺幫扶政策多
數據表明,大部分人更傾向于在抖音、淘寶/天貓上觀看電臺主持直播帶貨,占比超過 40%;其次是電臺直播平臺和京東、快手。疫情突然爆發,線下實體經濟遭受極大沖擊,不得不轉換思維自救,在直播帶貨中尋求機遇,直播平臺也出臺了很多幫扶政策,提供了一系列的供應鏈服務,借助主播對于商品的介紹講解和實體拍攝,給用戶更好的選購體驗。
日常快消品脫銷,關鍵看產品性價比
數據顯示,無論是電臺主持人還是其他主播的直播帶貨,民眾更傾向于在直播間購買服裝、美妝以及食品/飲料、家庭日用品、鞋子/包包、農特產品等快消品。
面對電臺主持人直播推薦的產品,大部分人持愿意購買態度,也有 33.6%的人是持觀望態度,可買可不買。最近有購買需求、直播期間下單購買折扣力度大、產品品牌形象好這三大方面是居民購買直播推薦產品的主要原因,并且近9成人表示愿意回購主播推薦產品。
網友在觀看電臺直播帶貨時更加關注推銷產品折扣力度大、推薦產品的新鮮感和推薦產品的知名度。當推薦的產品折扣力度大、推薦的產品知名度高、推薦的產品有新鮮感的時候,能夠刺激網友購物沖動;反而 電臺主持人服務性強、生動的介紹以及主持人的高顏值這三方面更容易打動原本對產品感興趣,想要購買的聽眾。
因此電臺主持人想要轉型直播帶貨,關鍵在于推銷的產品性價比要高,且直播前期工作準備必須要到位, 避免由于準備不充分、對商品供應鏈審核不嚴、直播時不認真等原因導致直播“翻車”。
總體來看,電臺主持人在直播帶貨領域有著極高的潛力,乘著直播帶貨爆火的東風,廣播電臺及主持人也大可下場嘗試一番。直播帶貨,或將為廣播開拓互聯網市場帶來新機遇。
上一篇:《2020線上農產品消費趨勢報告》:產業帶上行趨勢明顯
下一篇:返回列表
財鯨島
直企大佬內參